一、项目介绍
Sign 是一个专注于全球信任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链验证协议项目,致力于以区块链为底座,重塑现实世界数据验证与资产分发逻辑。项目通过 Signatures(链上协议签署工具)和 TokenTable(代币分发执行平台)两款产品,已经在链上签署、资产发放等高频应用场景中形成了初步的生态闭环。当前 SIGN 代币总供应量为 100 亿枚,协议已经与超过 200+ 项目合作,覆盖 4000 万用户,累计管理资产规模超 40 亿美元。
核心基础设施 Sign Protocol,定位于成为全链验证标准,通过标准化数据 Schema 和可验证数据证明(Attestation)体系,结合链上存储与隐私保护技术(如 ZK 证明),为身份验证、资产凭证、RWA、DePIN 等提供模块化支持。协议支持链上链下混合存储,并通过 GraphQL/API 提供高效数据检索,具备良好的开发者适配性和多链可扩展性,目前已支持以太坊及主要 EVM 链。
Sign Protocol 已在多个实际场景落地,包括基于 SignPass 推动塞拉利昂国家身份证链上化,并与阿联酋政府达成合作推进 Web3 Entrepreneur Program。2025 年,项目计划加速拓展主权国家合作与跨链验证支持,进一步扩展在身份认证、链上信贷、链上资管等领域的应用边界,具备长期链改与现实世界融合叙事的潜力。
二、项目亮点
1、超主权基础设施叙事,承接现实世界链改需求
Sign 不仅关注链上身份与协议验证,更以“超主权基础设施”自居,目标是通过标准化数据上链与链上验证技术,承接全球范围内身份、资产、金融服务的数字化迁移需求。项目通过 Sign Protocol 标准化了结构化数据的链上证明体系(Schema + Attestation),为未来链上跨国身份、资产确权、全球化金融服务奠定了底层逻辑,叙事空间广阔且具备深远现实意义。
2、实际国家级落地验证,推动主权区块链普及
Sign 已在塞拉利昂、阿联酋成功推进基于 SignPass 的国家身份证项目,允许政府通过 Sign Protocol 将国民身份系统链上化。2025 年,Sign 计划通过 Rollup-as-a-Service(RaaS)模式,为20个国家提供主权链搭建及链上身份验证基础设施,解决传统 Web2 政府系统高成本、低自主性的问题。这使得 Sign 成为少数真正走入主权国家层面的加密基础设施项目。
3、成熟产品线+真实收入验证市场需求
Sign 生态涵盖 TokenTable(代币分发管理平台)、Signatures(链上合约签署工具)、SignPass(身份验证系统)等模块,覆盖协议签署、资产分发、身份确权三大高频场景。TokenTable 已累计支持200+项目,管理40亿美元以上资产流转,2024年实现1500万美元收入,证明其不仅有真实B端需求,也具备可持续商业化能力,而非单纯靠融资续命的项目。
4、自建社区文化体系,强化品牌凝聚力
Sign 自建 Orange Dynasty(橙色王朝)社区,通过 SBT(绑定型成就徽章)、NFT、贡献积分体系等工具激励用户参与,同时保留低门槛加入和高质量激励的设计逻辑。创始人 Xin Yan 也以“Chief Reply Guy”的社区角色形象,强化了团队与社区的直接连接。整体形成了独立、有归属感的去中心化社区氛围,不依赖VC叙事单向背书,走出了属于自身的长期成长路径。
三、市值预期
Sign Protocol 作为全球首个专注于链上结构化凭证与代币分发标准化的协议,具备广泛的跨行业适配能力,涵盖身份认证、代币空投、资产凭证、RWA资产上链等核心应用领域。相较于 REQ(支付请求协议)、ZBCN(流支付协议)及 JASMY(物联网+区块链项目),Sign 在应用范围、场景拓展性及政府合作深度上具备更强叙事潜力。目前 SIGN 尚未上线,其总供应量为 100 亿枚。若参考当前同类型协议的完全稀释市值(FDV)区间,未来上线后 FDV 可参考约 $96M(ZBCN)至 $885M(JASMY)之间,具体估值将取决于 Sign App 用户增长速度、主权区块链覆盖国家数量及生态发展节奏。
四、经济模型
$SIGN 的总供应量为 100 亿枚,TGE 初始流通量为 12%。代币将部署在以太坊主网上,并通过 BNB Chain 和 Base 网络进行分发。
代币分配
-40% 分配给社区激励(其中 10% 为 TGE 空投,30% 是社区奖励及未来空投)
-20% 分配给支持者
-10% 分配给早期团队成员
-10% 分配给生态系统
-20% 分配给基金会
释放规则(
Token
Release Schedule):
TGE 空投:TGE 时立即全部释放
投资人:1年锁仓 + 2年线性月度释放
团队成员:1年锁仓 + 3年线性月度释放
基金会:5% TGE释放 + 剩余每季度释放,持续5年
生态合作:10% TGE释放 + 剩余每季度释放,持续5年
社区奖励:TGE后3个月开始月度释放,持续5年
60% 的代币将在 TGE 后通过参与和贡献获得
代币用途(
Token
Utility) 1、作为 Sign 协议内各类服务的结算与抵押单位,贯穿身份验证、合约签署、空投领取等核心功能。 2、社区成员可通过贡献行为赚取、质押 $SIGN,并参与生态治理,激励长期参与与共识形成。 3、$SIGN 的持有即代表对 Sign 超主权愿景的支持,用户可参与生态决策、提案投票与产品治理。
五、团队&融资
团队信息:
Sign(前 EthSign)由闫欣(Xin Yan)联合创立并担任 CEO。闫欣毕业于美国顶尖学府,拥有技术和加密行业的复合背景。团队整体由一批深度Crypto Native的工程师、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组成,核心成员平均拥有超过5年区块链行业经验,且多位成员具有硅谷及亚洲知名科技公司背景。
整体团队规模约为23人,开发人员占比超过70%。团队强调高效小规模运作,核心文化为长期主义、社区驱动、注重产品自生长,避免短期叙事与过度资本依赖。
融资信息:
Sign 自2021年起共完成多轮融资,累计金额超过3400万美元。
项目于2021年7月完成种子轮融资,获得 Draper Associates、HashKey Capital 和 imToken Ventures 支持,融资金额为65万美元。
2022年3月,Sign完成1200万美元Pre-A轮融资,投资阵容包括红杉中国、Sequoia Capital(美国)、Peak XV Partners(原红杉印度)、Amber Group、HashKey Capital、IOSG、Mirana、NGC、Matrixport、Balaji Srinivasan 等一线机构与知名个人投资者。
2023年2月,获得 Animoca Brands 战略投资。
2024年1月,Sign 宣布完成新一轮1600万美元融资,由 YZi Labs、Hack VC、Amber Group 和 Altos Ventures 领投。项目早期即受到顶级资本高度关注,并具备跨周期融资能力。
六、潜在风险提示
1、Sign App 被定位为生态增长核心入口,计划引导用户通过贡献参与挖矿。但该产品需同时解决链上验证工具的普及门槛、使用教育、钱包整合体验等问题,若用户增长未能达到预期,可能影响代币释放节奏与网络活跃度。
2、“超主权基础设施”作为项目的宏大愿景具备前瞻性,但也存在其落地速度难与币价周期同步的可能。在缺乏短期话题催化的阶段,市场对其估值预期或产生波动,需警惕因叙事落地节奏与市场周期错位带来的情绪波动。
七、官方链接
官网:
https://sign.global/
Twitter:
https://x.com/ethsign
Discord:
https://discord.com/invite/skA5fkqV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