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多Pump,做空人性:在8B市值为Pump.Fun大儒辨经

BGB今天2阅读0评论
原文标题:《做多 Pump,做空人性 - 在 8B 市值上为 Pump Fun 大儒辨经》
原文作者:加密韦驮,加密 KOL


7 月顶着全网 fud 当 Pump 简中第一大儒,被骂俩月,被上千人屏蔽。



中间多单打损再上再打损再上,顶着大额亏损「现货不怕」,$Pump 是我两年大仓位持仓经验最痛苦的币。如今终于处处「自有大儒辨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类,「我早就曰过了」这种的逼话就不说了。


在我看来,巫师提出的 Pump 直播博弈问题、以及简中绝大多数关于 Pump 的模式、护城河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对 Pump 受众理解的问题。


TL;DR


- Pump 最对的是他早于任何人理解了这一代年轻人是「PVP 世代」;


- Pump 是基于 PVP 世代价值观而导致的大众传媒,等同于 Truth Social 和 Bluesky;


- 直播币的博弈与其他币没有不同,站在赛道和生态角度理解;


- Pump 一定要做直播币的原因是必须从交易平台抢夺 Taker 流量;


- 我 Pump maxi 的根本原因是深谙人性的黑暗,和世界走向混沌的必然;


理解 PVP 世代


任何盘子,真正决定性的是受众。


Pump 最大的护城河是他的受众,也就是在开源镰刀 23 我说的"PVP 一代", 出生在 05 后的一代人。


为什么?


以往我们说的护城河: 流动性、技术、合规门槛等,谈论这些的前提是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经济活动中的个体是自利的,能够理性地权衡利弊,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BTC 挖矿博弈、DeFi、代币经济模型等,都是以此为前提。


当然实践中不可能人人都圣人。而理性的传承是制度性的,只要经济参与者中的话语权影响力的掌握者是「理性」的,那么这些模型就基本仍然成立。


问题就在这里: PVP 世代是成长于社交媒体话语权下的第一代人。


这一代人的特征是:


- 幼年时代不像我们这一代,经历过温饱的挣扎,衣食无忧


- 社交媒体等「非理性放大器」对于他们的影响远大于理性教育


- 绝大多数国家的这一代,从未像他们的父辈一样体验过全局性的经济增长,反而是因为技术替代、产业转移,导致的就业机会锐减


这样的结果,是他们的认知方式就是「非理性的」,基于标签而非理性分析。


并且其中最聪明的人,从事零和行业的比例大大提高,包括金融、房产、娱乐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本质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出来装在自己口袋里,是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


如果不信,你可以看看过去 10 年,中国最赚钱的企业是不是都在转金融,大量高学历人员都在做直播、当网红。美国的青年是不是大多数都左倾,考虑的不是右派那样」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的」做蛋糕,而是「social justice warrior」这种分蛋糕?


零和,在上一代人看来是割韭菜;而对这一世代,是新常态。因此用以往的普世道德、价值观逻辑去评判他们是毫无意义的。


他们对生存问题无感,对于成就的理解是「我有多少多少 follower」「我怎么 go viral」,而不是像父辈一样,怎样去建立一个"business"。甚至他们唾弃父辈的价值观。



行为上,这一代人专业性差但行动力强,深知如何有目的性的「哗众取宠「,厌恶被评判哪怕是一丝一毫,且对于获取反馈的时间容忍度极低,无法忍受延迟满足。


Pump 的核心护城河


Pump 能成功主要是理解 PVP 世代的诉求:


- 没有道德评判


- 超及时反馈刺激


- 低门槛


其中后两样是通过产品特性解决的,按照很多人说法,「是没有护城河的」。


所以 Pump 牛逼的核心,在塑造了一种不拘泥传统道德评判的价值观,只要你赢了、拉到了注意力,你就是牛逼 Pump 绝不会像别的项目一样假惺惺的跟你说"社区第一」、「长期价值」、「团队有格局」等等。


即使你像$Quant小孩哥或者说$HANDS没手哥那样 rug 了,官方和社区各个账号只会把你当成新 meme 剪进视频。整个 Pump 是没有维权这回事的。


还有各种新闻币、政治币(甚至是所谓「死人币」),在其他平台甚至 Twitter 本身可能都会被和谐,更不可能变现。但是在 Pump Fun,都可以。



PVP 世代的 dev 也好战壕也好,讨厌被抢跑被 Rug,但是更讨厌被说教,被人说自己参与的东西「就是骗局,就是畜生,就是割韭菜」。对于 PVP 世代的 incel 们来说,战壕事战壕了,但是在价值观上被否定就是生理性厌恶。


不管你喜不喜欢,价值观是大众传媒的底座。


就好比右派老登厌恶在 Jack Dorsey 时代的 Twitter 被捂嘴,就有了 Truth Social;左派老登厌恶马斯克之后的 X 是 Farcist Rhetorics 于是去了 Bluesky。人因自己的价值观倾向选择属于自己的回音壁。PVP 世代觉得你们妈了个逼的都是老登,于是选择了 PumpFun。


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懂这个,可能是因为「出生理解出生」吧。


Pump 直播币博弈


去年在跟友人聊天中,我明确看好直播币,也认为直播币是去年唯一没有证伪的赛道(Pump 是因为整改而不是做不下去才中断直播)。这也成为了我当时就支持@Sidekick_Labs的主要原因。



当然巫师之前问的问题也很具有代表性: web2 是打赏,所以主播的有动力一直播,才能赚钱。web3 是浇给,主播底部自己买好了,播差不多,砸盘,还继续播啥?为了拿交易手续费?如果大量归零,博弈是不是又不断前置?市值越搞越低?


首先他说的博弈推演是对的,但这是站在具体一个币上的。如果是赛道,那就需要反着思考:如果不是直播,就不这样吗?


不管之前的 AI 还是 Bonk 的 CTO、Solana 推的 ICM,甚至不限于链上发射、包括交易所 VC 币,从来都是的 dev 有不对成优势,可以直接砸盘走人。


能影响团队弃盘与否的只有前期成本和是否有现金流持续收入。当前期成本越高,且持续现金收入,项目方是不会弃盘的。我 7 月 9 号转发 Pump 视频的时候就这么说 Pump 本身的,当时被人喷死,一堆人认为 Alon 是畜生所以 Pump 一定会 rug。



现在回头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同理,主播 rug 一次基本就不可能再播第二次,一锤子买卖。如果他能像 Bagwork 一样一直在赚 creator fee 现金呢?他为什么一定要杀死一头现金奶牛呢?


第二,直播这个行业在 web2 是一个工业化体系,主播只是站台(对应 memecoin 的角度),真正的推动力是买量、背后找大哥、找浑水摸鱼资金洗流水的工会和军火商。主播到手并没多少钱。


直播币也是一样,币跑的好主要靠 MM。主播大概率不会 MM,那么就是 Pump 负责吸引 wannabe 们来,MM 承担工会的职责。


这里有两个点:


- 赌场最赚钱的不是博彩本身,而是流水。比例约为 1:9;


- ICM 或者 AI 之类的应用币叙事,作为 MM 你需要控制一个团队;直播币,你只需要控制一个人。


为什么 Pump 一定要做直播币?


这是 Pump 最明智的决定。


整个 Solana 链上的流量命门,不在台子,而在于交易平台,在于 Axiom。


Solana 可以系统性抹黑 Pump,鼓动 VC 资金支持 Bonk 或者其他台子,冲 Useless,但是金流和注意力是两回事,用户交易不管 bonk 还是 Pump 的币,都是通过 Axiom,不论你讲什么故事,都他妈是一个 CA。


但是直播不一样,直播的内容直接传导到 K 线,看直播下单会比看 Axiom K 线有不对称的信息优势。而直播不是具体的叙事,它本身就是流量载体。下单量会真正意义的向 Pump 倾斜。


所以下一个阶段的关键数据,是看 Pump 前端的下单量是否能抢夺 Axiom 的市场份额,而不是看 Pump 跟其他台子的比值。


为什么我会那么早支持 Pump



有不短的时间我几乎是简中唯一的 Pump Maxi,非要说原因:


1. 我自己带过 Dev 团队;


2. 我自己做过 launchpad 但没成功,理解了为什么我还有其他 launchpad 在 solana 会失败,见识了 Pump 的牛逼;


3. 我很早认识 Pump 的早期投资人,收获了一手的 insight,前排见识了 Pump 团队的工作方式和逻辑;


4. 我花了大量时间跟年轻人在一起;


5. 我做了 10 年盘子,也许我不精于二级,但我了解人性,更了解人性的黑暗,我对世界的底层理解是走向混沌,而混沌是阶梯;


6. 如我所说,Pump 团队是鲨鱼,是在马桶上读拿破仑的征服者。


内容说明:这篇文章的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具体某个网站,能转载过来说明是经过对方允许、同意转载的,但是文章内容并不代表小站的观点,我也只是觉得有意思分享给大家而已。如果你也想需转载,可以联系原作者。

目录[+]